棉子又名木棉子、棉花核,为锦葵科植物草棉的种子。棉子油为棉子所榨取的脂肪油,为棉区农民食用油脂之一。棉籽中含有棉籽油酚,系一种萘的衍生物,所含酚毒苷(C30H30O8)可存在于棉植株的各部分,以种子中含量最高,引起人类中毒的成分主要是棉酚,中毒因食用粗制生棉籽油或棉籽饼引起。棉籽油酚是一种血液毒或细胞原浆毒,进入机体后主要损害神经系统、心、肝、肾等器官,引起细胞变性、坏死;也可引起机体代谢障碍、低血钾,以及生殖腺萎缩,严重者致死。...
肠扭转综合征系指末端回肠与乙状结肠互相缠绕、扭结而产生的一组肠梗阻症候群。它可致肠道循环受阻以及肠腔的部分或完全性闭合以产生闭襻性肠梗阻。本征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45岁以上人群多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盲肠扭转和横结肠扭转则极少见。...
虫证是指寄生在人体肠道的虫类所引起的病证。包括蛔虫病、绦虫病、钩虫病、蛲虫病及姜片虫病等。虫证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常见病、多发病,尤以农村为多见。以蛔虫,钩虫及绦虫等肠道寄生虫为最常见。...
肠扭转是肠管的某一段肠襻沿一个固定点旋转而引起,常常是因为肠襻及其系膜过长,肠扭转后肠腔受压而变窄,引起梗阻、扭转与压迫影响肠管的血液供应,因此,肠扭转所引起的肠梗阻多为绞窄性。饱餐后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常是肠扭转的诱发因素,为一种闭襻型梗阻。扭转肠襻极易因血循环中断而坏死,是机械性肠梗阻中最危险的一种类型,大多数肠扭转发生在小肠。小肠扭转好发于20~40岁间的青壮年,盲肠扭转好发于40岁以下的成年,而乙状结肠扭转则好发于40~70岁的中老年。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
人毛滴虫是寄生于肠道的鞭毛虫,多见于盲肠与结肠,可引起腹泻等临床症状,故又称为肠滴虫病。本病全年散发,以夏秋季为多。起病可缓可急,病程由数小时以至20余年不等。腹泻为主要症状,稀糊便,可有黏液,但脓血便少见。每天数次至十余次。伴恶心、呕吐、腹痛、腹胀、食欲减退等。...